(下 篇)
记者:闫冬 学生记者:王琳玲
60岁能开始什么呢?对于绝大多数老人来说,60岁退离工作岗位,开始在家含饴弄孙,优闲自适。但60岁,对郑德荣先生来说,才是焕发生机和活力的又一个开始,是他学术生命的“第二春”。
“先生一年发表的成果数量让中青年学者望尘莫及”
1986年,郑德荣先生从副校长的岗位上退下来时,激情满怀地“规划”自己的未来:“我退下来后,要用10年时间,也就是到我70岁的时候,培养出10个博士,出版10部专著。”他的话当然赢得了一阵掌声,也受到了一些私下的怀疑:“怎么可能?”
随着年岁的增长,郑德荣先生非但没有放缓学术科研节奏,反而是“大弦嘈嘈如急雨”“大珠小珠落玉盘”,新见迭出,新作频现。仅仅是在80岁到90岁的10年间,他的个人专著就达5部之多,而且还承担国家项目3项,发表论文70余篇。仅2011年,就发表文章14篇,“这是一个中青年学者也望尘莫及的成果数量。”
器大者声必闳,志高者意必远。30多年过去了,郑德荣先生已经超额完成了这些当年看似不可能的“任务”。培养博士生的数量是计划数的5倍,出版专著的数量是计划数的4倍,此外还发表了200余篇学术论文。
学界的专家学者非常敬佩先生这种老骥伏枥的精神,认为他“退休之后,仍笔耕不辍,培育后学,永葆学术青春,一次又一次永攀学术高峰,使其学术成果见重于世人,见重于社会,见重于时代,是永远奋斗的典范,是大家学习的楷模。”
“平时唯一的爱好就是看书做学问”
“一曝十寒并不难,贵在持之以恒。要想变理想为现实,就要孜孜不倦,向时间要效益,使有限的年华发挥最大的时效。”在一次师生聚会上,郑德荣先生深有感触地告诫学生。
一生中,郑德荣先生从来就没有“休息”的概念,从工作岗位退下来后,有限的时间按分来计算,变得越来越“惜时不惜命”。
先生将每天的日程都安排得井井有条,满满当当。先生准时四点钟起床,开始翻阅文献,构思文章……六点时,出去散步一个小时,这一小时也是他学术思考的黄金期。每每想到创新的内容,都会“手舞足蹈,兴奋异常”。回来吃罢早餐后,又开始深埋于书海中不能自拔。
没有双休日,大年三十也去工作室看书、做学问,是郑先生学习工作常态,如果哪天没这样做,肯定是先生生病了。
有一次,先生有病住院,家人遵医嘱,不让他看书。郑先生抱怨说,“每天只是吃药,干嘛不让人看书做文章,这样的静养一点都不舒服。”后来,学生实在受不了先生反复“托付”,偷偷地将几本书捎到他的病床前,这才缓解了他不能读书写作的焦急情绪。
先生平时最好的娱乐,就是看书、做学问。“每次去先生家,我们都会交谈三个小时,有一次看先生有些疲倦,就建议先生,‘下下象棋或者钓钓鱼’。但老师说,‘那样太浪费时间了’。”先生的学生邱潇回忆说。
“毕生追求就是用自己的所学为党和国家多作贡献”
“我受党的教育多年,毕生的追求就是用自己的所学为党、为国家多作贡献。”郑德荣先生做学问不局限于书斋,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使他始终牢记并践行党史专业“资政育人”的社会功能。注重发挥专业特长,以满腔的政治热情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,运用自己的学术思想和理论成就,为社会服务,为现实服务,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。
先生多次应邀到北京、辽宁、山东、陕西、四川、甘肃、广东、浙江等15个省市,中国人民大学、南开大学等多所大学,教育部、党校、军校等系统党史讲习班为党史教师和党史工作者做辅导报告。
2001年,先生以饱满的政治热情积极投身庆祝建党80周年活动。作为吉林省委学习江泽民同志“七一”讲话宣讲团成员,他不顾盛夏酷热和自己75岁高龄,在长春、四平、通化等地做了12场宣讲报告,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;2002年11月,郑德荣教授又被选为吉林省委学习十六大精神宣讲团成员,是全省高校系统仅有的两名成员之一。为宣传好十六大精神,他反复研读十六大报告原文,虚心参加省委组织的集体备课,并远赴松原,为全市干部群众做了长达3个小时的宣讲报告,引起了强烈反响。
由于在资政育人、理论宣传等社会活动中的突出表现和业绩,2003年1月,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特致函东北师范大学党委,对他为全省理论工作的特殊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,高度赞誉了郑德荣先生为吉林省社科理论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。信中写到:“郑教授学术造诣高深,理论功底深厚,在我省学术界、社科理论界有很高的威望和学术地位。多年来,他运用渊博的学识和作为著名学者在社科理论界和社会上的影响,为我省的理论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。”
郑德荣先生信仰深沉、学养深邃、修养深厚。“他的一生,初心不改、矢志不渝,立时代之潮头、发思想之先声,用毕生的执着坚守和甘于奉献,将坚定信仰融入学术、将教书育人融入生活、将研究创新融入生命。我相信,郑德荣教授的理想信念、科学精神、执着追求和思想品格将永远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行,再创辉煌。”我校党委书记杨晓慧满怀深情地说。